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品味唐诗的时序之美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0-19访问次数:字号:[]

 

《唐诗物候》

作者:曾莹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作者选取“物候”这个独特角度,从浩如烟海的唐诗中精选与四季有关的诗歌,鉴赏追寻,窥见唐人在四时的日常生活之美。全书别出心裁,以“夏、秋、冬、春”为顺序,引领读者感知节气时令对唐代诗人创作的微妙影响,使古典诗歌中的世界与当今真实的世界相互辉映。文字典雅清丽,叙述平畅纡徐,帮助读者领略千年前的大自然四时变迁之美。

  大雁南飞,春暖花开,梅花傲雪,秋菊清刚,还有那“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草一木,飞禽走兽,无不和我们人类一样时刻在感知着节令、气候的微妙变化,进而作出相应的调适策略,这多有诗意!曾莹的《唐诗物候》这本书,让广大诗歌爱好者能够品味经典唐诗的时序之美,携手千年前的诗人,领略大自然的广博宏丽,体验唐人日常的深挚温情。

  本书别出心裁,以“夏、秋、冬、春”为顺序,引领读者感知唐代的节气时令对诗人创作的微妙影响,使古典诗歌中的世界得以和当今真实的世界构成相互辉映、贯通古今的关系。书中文字典雅清丽,叙述平畅纡徐,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力,可以帮助读者在品味这些“物候”诗歌时,仿佛与千年前的诗人一道,运用敏锐的诗之触角,领略大自然的四时变迁之美。

  作者先从“夏”开始。因为在中国诗歌史上,唐诗呈现出来的特性,的确有如夏季的全面盛大与绽放。夏日庭院最耀目的一抹光,当首推石榴花。韩愈《榴花》诗:“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那样一种无法掩抑的光色与热情,超过了层叠的光阴岁月,就这么倾泻下来。夏天的标签,除了石榴,还有蔷薇。高骈《山亭夏日》诗:“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满架蔷薇,勾勒出繁密的花叶缤纷,本身即是一曲有关细碎与明妍的清婉吟唱。

  作者深晓诗家的甘苦冷暖。在书中,她引用的唐诗,对其内蕴的解读精妙入神。最秋天的声音,大概就是雁声了。张九龄《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诗:“栖宿岂无意,飞飞更远寻。”诗人听这雁声,听到的就是途程的遥远也艰厄——在雁声中,有经过的关山明月、清风流水,也有避缴的危急、离群的惊惧。这样的鸣叫,没有安定,只有不定。这样的鸣声最易叫人联想到同样变幻莫测、充满不定的宦途。

  唐代诗人笔下的春天,生动而鲜活。说到春夜,首推仍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此诗再现了一个绝美的春夜,也重新塑造了一个无法超越的春天夜晚。此诗的美好,已经打破“人生代代无穷已”的枯索重复,始终都保有着一份震撼心魂的鲜活和情思。这个春夜,起于月生,终于月落,随月而出的,是叫人屏息凝神的华美与绚丽、深邃与空灵;而随着这落月洒满江树,在天地间摇曳生姿的,又是那亘古不移的万千深情。

  唐人笔下的冬日诗情,最为熟悉的当数柳宗元《江雪》中那个峭拔的身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歌开篇,“绝”与“灭”极写一“无”,“千山”“万径”又渲染着“有”,但同时,此“有”又是作为“无”的背景存在着。显然,“无”发生在异常阔大的“有”上,构筑了超乎寻常的空旷与清寒。继而出场的孤舟笠翁,则是这空旷清寒中一抹倔强。这样的衬托之下,独钓的忘我与超然、飘逸与自在,自然也就愈发夺目鲜明了。

  唐人诗句中的那些物候,和我们离得就是这样的近,似乎一推窗、一开门、一展卷,就满眼皆是,扑面而来。徜徉其间,任四季流转,时空遁形,委实是别有一番境遇。于是乎,身边那些看似粗伧不堪的现实,居然可以被诗意——照亮点燃,至于那些看似苍白模糊的过往,也仿佛得到一份悄然唤醒的契机,得以在不同的时代,继续它的隽永鲜活、繁复深沉。

  甘武进(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