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思念是生命的炊烟 ——读《我是风筝你是线》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2-21访问次数:字号:[]

 

《我是风筝你是线》

作者:巍然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本书从多维度记录了乡土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史。故人故乡已远,炊烟灶台已冷,乡情是永远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乡愁是永远也寄发不出的精神邮票。作者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如数家珍般地将故乡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如深谷幽泉,似小桥流水,不急不缓,不做作,不煽情。有的只是化不开的乡情,抹不去的乡愁,割舍不断的旧时风月……

  “惊蛰的雷声仿佛第一声春歌,来得磅礴热烈,唤醒了蛰居的万物和沉睡的生命,沉睡的青蛙醒了,蛇爬出了洞,先前在深洞里冬眠的昆虫们,纷纷钻出泥土……”翻开《我是风筝你是线》这本书,作者笔下春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作者儿时的记忆,也是念念不忘的景象。当我们远离故土,青丝也变成白发,那些记忆与景象只能埋在心底:思念是生命的炊烟,故乡是回不去的过往。

  在书中,作者采用抒情诗一样温馨的笔触,从心灵中过滤出乡村的图景与生活,仿佛立在河边的渔人撒出一张细密的大网,在岁月之河里把往事一一打捞了上来,亲人故交、饮食习俗、环境节令、庄稼果蔬、飞鸟家禽、花草树木、农具农事……如同一堆湿淋淋的新鲜鱼虾,欢快地跳跃着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幅中国乡村的缩影,是一曲魂牵梦萦的田园牧歌,是一声感天动地的千古号子。

  “早在清明时,谷雨就已蓄势待发了。”每年的谷雨,成了农人们盛大的节日。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舞动着繁忙的身影。其时,北归的鸟儿仿佛善解人意,忙不迭地提醒人们勿忘农时。“最有名的要数布谷鸟了。”耳边响起“布谷、布谷”的啼鸣,悦耳的鸟鸣响彻湛蓝的天空。所有的农具都睡醒了,质朴的农人总会在这个季节,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丰收的期盼,用坚实的锄头书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庄稼地里密不透风。”农人的汗水不只是浸透后背,而是全身,整个衣服黏黏地裹在身上……麦收时节,开镰了,手上、胳膊上、腿上、胸膛上,也会被麦芒、镰刀、绳索损伤,留下伤痕。镰刀带起的尘土,被吸进嘴里和鼻孔里,吐出的痰也是黑的……“已经远离麦田30年的我,每到麦收时节,昔日忙碌的场景都会在我脑海中浮现。”那种混合着阳光、泥土、露珠和麦粒的清香,已经浸入骨髓,永不磨灭。

  “父亲一辈子,最高兴的就是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最怕的就是给别人添麻烦,包括子女。”父亲留下的家风看似无形则有形,让他多了一些欣慰,少了一些遗憾;多了一些果断,少了一些彷徨。作者仰望天空中飘曳的风筝,想起了母亲:“我是母亲心中永远的孩子,我是一只由母亲放飞的风筝,我系着母亲一生的痴愿搏击人生,怎么也飞不出母亲至爱的牵引。”

  “在老家,有一些人凭着自己的智慧、经济头脑或一技之长来营生,完全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全家人。”货郎担的东西虽不多,多是一些针线、纽扣、发卡、小镜子等日常用品,却深受大家青睐。捏面人在村子里停住脚步,一个个生动的小面人直往孩子们的眼里钻,红红绿绿的小面人逼真传神,姿态逗人。进入冬闲,铁匠便来了,人们喜欢看铁匠打铁,仿佛在看表演;铁匠似乎已把这里当作舞台,倾其本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农活儿、亲人、艺人与邻人都渐行渐远了。故人故乡已远,炊烟灶台已冷……时光不可倒流,生活仍要继续。让我们怀着思念之心珍惜现在,将每一天都过得充实、精彩、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