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深度解析全球视域下的中西文明互鉴 ——读《文明:中西交流三千年》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3-05访问次数:字号:[]

 

《文明:中西交流三千年》

作者:张国刚

出版社:大有书局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历史的文明,其繁荣延绵离不开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三千年来中西交流从未中断过,官方使节没有了,民间商贸关系犹存;陆上交通阻隔了,海上往来仍在。本书自先秦而至明清,自内陆而至海洋,追寻先人足迹,通过相关记载讲述古老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碰撞及相互滋养的历史进程。

  《文明:中西交流三千年》站在全球化的视野,深度解析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互鉴的历史,为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有益互动指明了路径。

  作者指出,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离不开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曾几何时,中原大地上盛产的茶叶、丝绸、瓷器,以及超凡绝伦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及世界各地后,给全世界人民带去了福祉。东南亚的香料以及欧洲的数学、建筑引入后,也大大推动了古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始终秉持着包容、理解、开放的态度,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基业长青。作者从古琴、瓷器、京剧、国画、中餐、茶、故宫建筑等谈起,一路聊到西方的钢琴、玻璃器、歌剧、油画、西餐、咖啡、卢浮宫艺术殿堂,将代表中西方文明的标志性事物,尽展于读者眼前,构筑出中外文明互促互学、共同进步的宏阔画卷,对丰富中华文明的人文内涵、促进中西方文明间的互融互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用翔实的史料、丰沛的思想、澎湃的笔力,呈现了中西文明的深厚渊源。他以广阔的视野、飞扬的文气、独立的审思,将中西文明的交流与碰撞,通过古往今来的历史交集与印证,赋予了新的内涵,引发读者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思考。在这部意蕴深邃的著述中,我们看到各民族间的文明互动已然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在这场大洪流中,各民族你来我往,相遇与相识,碰撞与对话,共同分享着、推动着文明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数千年间,诸民族创造的文明,生灭消长,此伏彼起,唯有中华文明,于坎坷跌宕中延绵生发,始终未曾中绝,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明”的典范。在这场文明互动中,人们分享的不仅仅是物质产品,还分享着来自各地的技术发明、艺术创造、思想观念。如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改变了人类的文化传播方式。指南针和罗盘,则为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火药的发明,无疑为西方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西方的油画、雕塑等输入到中国后,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美学观念。

  更为难得的是,作者对各历史时期文明交流的描述,都做到了各有侧重。比如先秦时代,重点放在了传说故事与前沿考古;秦汉时代,强化了官方交流与使节来往;隋唐之世,重在交通、语言与政治;宋辽金时代,详解了在海路的香与瓷……这种主抓亮点的论述方式,引发了读者对中西文明互惠的浓厚兴趣。

  在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时代,《文明:中西交流三千年》的出版恰逢其时,对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

  刘昌宇(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