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永不失去发芽的心情 —— 读《独自走过悲喜》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5-11访问次数:字号:[]

 

《独自走过悲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本书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70余年的人生经验。作者情真意切地分享了70余年的经历和感悟,谈孤独和压力,说成功与完满,话怀旧和喜悦,深邃与优雅相间,严肃与幽默同步,小情愫与大胸怀兼具,字里行间透射出作者公正严谨、诙谐有趣的思考。

  “生活的琐碎,吐出来太矫情,咽下去又辣嗓子,百般无奈涌上心头,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值一提。”细读散文集《独自走过悲喜》,再次体味到生活喜乐悲欢交织,日常点滴皆是温暖。透过文字,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灵力量。

  生活就是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手持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生活不易,但我们依旧可以心怀浪漫和温柔,走遍人间春与秋。书中《看自行车的女人》一文读来如同品味一枚青橄榄,有酸,有苦,有涩,也有甜。那名“看自行车的女人”的社会地位是卑微的,生活景况是艰辛的,人际体验是凄楚的,但她善良、坚韧而且豁达,在困苦中奔波受挫而无沮丧失望的情绪。那名可敬的女人再次提醒读者,“人可以卑微但不能卑鄙”。

  “悲喜”一直都是人生的主旋律,高峰也好,低谷也罢,人生需要的是认真与看淡,凡事尽心尽力,而后顺其自然。《瘦老头》一文令人动容,催人泪下。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身患绝症的最后日子里,将“榨菜”作为催化剂,彻底改变了几名失学儿童的命运。“瘦老头”是不幸的,可那几名孩童却又是如此幸运。“瘦老头”走了,但他的温暖永远留在了孩童们记忆深处。其实,在孩子们心里,榨菜已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思念,一份永远无法释怀的感恩。

  生活一半喜乐、一半忧愁,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生命的真谛就是简单素淡且知足快乐地活着。《兄长》一文情深意长,作者的哥哥从小懂事优秀,可阴差阳错,从大学开始突发精神疾病且一直未愈,折磨了他一生,作者也照顾了他一生。梁晓声为此写道:“更老的我,与老态龙钟的哥哥相伴着走向人生的终点,在我看来,倒也别有一种圆满滋味在心头。爱情是缘,友情是缘,亲情尤其是缘,无论怎样,皆当润砾成珠。”从中,笔者方知作者的另一部小说《人世间》里,那些在人间烟火中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的人物群像缩影,是那般平凡而真实。

  找个小院,看书喝茶,享人间清欢。《孩子和雁》一文中,靠着捕捉53只大雁完成大学学业的年轻人,后来却用自己挣到的钱为北归的雁群建造了中途栖息的人工湖,并投入自己的后半生驻守在那里。这样一个 具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显示着人生的每一次抉择背后还有更为深刻的秘密。梁晓声曾在采访中说过:“阅读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在《我热爱读书》《爱读的人们》《晚秋读诗》中,梁晓声之于书的爱恋让笔者不由得想起一句话,“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都说书是指路明灯,其实又何尝不是心灵抚慰剂。

  “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在挫折中保持信心,在喜悦中保持谦逊。允许一切发生,坦率地接受每一天。接纳挫折,接纳无常,接纳情绪,接纳不同。人生本就是一场马不停蹄的相遇和告别,花开花落自有时,人来人往任由之,只要永不失去发芽的心情,低谷也是变好的开始。

  胡胜盼(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