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此心安处是吾乡 ——读《大地上的家乡》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5-23访问次数:字号:[]

 

《大地上的家乡》

作者:刘亮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本书是作者倾情书写大地与家乡的诚挚篇章,凝聚其十年思想文化精华。“这里的岁月清晰可数,让你活得如此明白、如此清静。我在这个村庄,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我在自己逐渐变得昏花的眼睛中,看到身边树叶在老,屋檐的雨滴在老,虫子在老,天上的云朵在老,刮过山谷的风声也显出苍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

  《大地上的家乡》分为三章,分别是“菜籽沟早晨”“大地上的家乡”“长成一棵大槐树”。作者刘亮程从自己定居的菜籽沟村出发,视野逐渐扩展至整个新疆,再延伸至祖国的广袤河山。在本书中,作者用独特的白描哲理式写作手法,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他的文字简洁而深刻,能够直击人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白描手法是刘亮程散文的一大特色。他擅长用平实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点滴,不加修饰,不刻意渲染,却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事物的本质。在本书中,这种手法被运用得淋漓尽致,比如他描述菜籽沟的早晨:“两房两屋散落在小溪和山边,从任何角度看都是一幅山水画。”这样的文字虽朴实无华,但充满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美丽的村庄。

  刘亮程的哲理思考贯穿全书。他不仅仅是在描述自然与乡村,更是通过这些描述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和家乡的深刻思考。他写道:“在大自然中安顿自我,人类的生长衰老和大地万物的生老病死都是生生不息,连为一体。”这样的句子不仅富有哲理,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与作者的经典之作《一个人的村庄》相比,《大地上的家乡》在主题上有所延续,但在写作手法和视角上又有了新突破。《一个人的村庄》更多从个人视角出发,以细腻而深情的笔触描绘村庄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大地上的家乡》则更加宏大开阔,不仅关注了菜籽沟村这个小小的角落,还将目光投向了整个新疆乃至祖国的山河大地。此外,《大地上的家乡》在写作手法上更加成熟与多元,白描与哲理相结合,使得整部作品既富有诗意又不失深度。

  刘亮程在书中写道:“我四处奔波时,家乡也在流浪。年轻时,或许父母就是家乡。当他们归入祖先的厚土,我便成了自己和子孙的家乡。”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理解与感悟。对于刘亮程来说,家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他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这种情感传递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那份对于家乡的眷恋与热爱。

  《大地上的家乡》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部散文集,更是一次关于生命哲学、自然哲学与家乡情怀的深刻诠释。刘亮程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深邃的哲理思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乡村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读者可以找到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在这个世界里,“此心安处是吾乡”。

  雷焕(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