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书香政协•网上书院 > 荐读

执着的信念 ——读《雪山大地》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8-26访问次数:字号:[]

 

《雪山大地》

作者:杨志军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雪山始终以母性的伟大力量滋养着大地上的生灵。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杨志军,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书写着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心路。小说既有强烈的面对草原问题的忧患意识,更有在真实反映草原人民解决问题、建设新草原的文字里难掩的激情和乐观。诗性的语言形成独具个性的叙事风格,作品既真实呈现草原生活的严酷,又具盎然的诗意。

  在《雪山大地》中,讲述者的父亲到沁多草原蹲点了解牧民的情况,认识了公社主任角巴,角巴把父亲安排在桑杰的帐中居住,经历了意外事件后,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桑杰和角巴的大力支持下,父亲在沁多草原建起了全县第一所小学,为草原培养出第一代读书人。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沁多的教育事业成了全州的亮点。父亲后来又投身商业,为沁多贸易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母亲苗医生也来到草原,救治了大量病人,并到麻风病人聚集的生别离山建设医疗点,积极救助麻风病人。多年以后,草原发生了很大变化,父亲平静地死在了考察的路上,母亲则因感染了麻风病离去,他们去世的时候都面对着雪山大地。

  这是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小说,将青海藏族牧区几十年来发生的改天换地的变化形象地描绘出来,歌颂了鞠躬尽瘁的耕耘建设者们,同时体现了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与价值追求。小说兼具理想主义、人文主义、现实主义风格,是深具理想气质、充沛浩然之气的作品。书中主人公具有博爱情怀,自我奉献精神像花朵一样绽放在草原之上。

  杨志军出生于青海,在此生活了40年,他表示,创作《雪山大地》时既怀有使命感,又怀有危机感。“父辈已经逝去,我们这一代人也会渐渐老去。我在草原见证了父亲、母亲还有将整个人生都托付给青藏高原的人们的故事、草原牧人的生活变迁,我有义务将这些记录下来,将我的感恩之情讲给这片土地听。以文字保存记忆和历史,影响现代人们的心灵。”

  《雪山大地》不仅是一部文学佳作,更是杨志军对家乡、对人民、对信仰的深情告白。他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一代代人在雪山大地上奋斗、拼搏、奉献的壮丽篇章。他的文字中,流淌着对信仰的忠诚、对信念的执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大自然的热爱。杨志军以使命感和危机感,用文字保存了这片土地的记忆和历史,让读者得以在今天回望过去,感念先辈的付出,铭记信仰的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信仰和信念,继续前行。

  唐宝民(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