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史春秋 > 文史春秋

百年前银川民居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2-04-08访问次数:字号:[]

1923年,美国探险者珍妮特一行拍摄。


1923年6月,美国探险者珍妮特一行拍摄。


1932年1月,欧洲探险队拍摄。


1922年11月,美国旅行家弗兰克于宁夏平原所拍。


银川历史上的民居,曾经是一种既秉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但又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如今,物换星移,钢筋水泥的楼宇已取代了昔日低矮的平房,构筑房屋的形式与习俗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生于银川、成长于银川,亲身感受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迁。目睹过土木平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也见证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崛起。撰写本文之际,站在落日余辉笼罩着的窗前,瞭望碧波荡漾、风景怡人的宝湖,感怀万分。


本文拟结合百年前历史影像,从银川民宅的布局、结构、营建及习俗等方面,追忆昔日生活于银川地区的先辈们的居住环境。


现存史料之中,不乏对宁夏平原民居的描述与记录。如:“居室惟公署宦族覆瓦,民家皆板屋覆以土”。


此处的板屋覆土便是漫长的历史时期银川地区最为广泛而经典的土木结构平房的构筑形式。百年前,银川地区住宅除极少数砖房或纯木结构的房屋之外,大多如此。究其根本,概为生活艰辛而因地制宜之体现。


土木结构建筑,即建造材料主要有竹子、木材、夯土、稻草、干草、土坯、砖和瓦的结构形式;以土为墙、以木为梁,以瓦或干草等为顶建筑的各种房屋。


昔日,民间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土坯、木材及麦草于银川地区皆为便利。罕有砖房,概为生活艰辛而因陋就简;无需挂瓦,则是银川地区雨水偏少且冬寒夏热;以泥覆顶,既可以遮风避雨,且两年一覆泥而形成厚实的屋顶还能达到冬暖夏凉之功效。甚至坚实的平屋顶因能够避免老鼠、家禽等影响,城乡居民还分别在屋顶上存储物资、晾晒谷物。


古罗马建筑师MarcusVitruviusPollio曾提出建筑的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土木平房,除美观不尽人意之外,其他方面的确吻合。


而银川地区的传统土木民居,在建筑布局、结构造型、营建形式等方面又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远影响。左右对称、主次协调的建筑制式源远流长,古朴典雅的装饰等皆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百年前银川地区民居的空间布局

银川民居,最基础的布局形式当为独体横排加简单的附属建筑,主体横排平房可以一间独成而常见三间。独体横排的民居因为最简单、最经济的形式,所以大多并不构筑院墙。


第二种形式,则是“拐脖”式(正房及侧室建筑呈L型布局)和“虎抱头”式(正房及侧室建筑成凹型布局)等在独体横排的基础上所延伸的更具规模的布局,并多会借此构筑院落。


第三种形式,是更为复杂的院落。乡村为庄院,城市则为四合院布局。四合院主体建筑有上房、厢房、耳房,再加以其他功能的房屋合为院落。中轴布局,强调对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正向为上房(堂屋),多为三间,较之于院内其他房屋形式大而基础高,通常为客厅及长辈居室。左右配耳房,如有后院,耳房兼开过道。院内两侧营建厢房、互为对称。亦可于上房对应位置构建对厅,间数与上房相等,上房、厢房、对厅组成四合院落。若有对厅,则左侧开腋门,出腋门是大门道。若无对厅,大门则设中轴线上。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构筑更为复杂的二进、三进甚至偏院相连的院落。


这幅影像,为1923年美国探险者珍妮特一行自兰州乘皮筏复回银川之时,于黄河渡口至城区间途中所拍。画面之中便是银川地区典型的独体横排土木平房,其大概率是一家路边小店,前置阳棚、摆放桌凳。屋顶上依稀可见堆放物品,于乡村则多为过冬粮食。


儿时,祖父于平湖桥的旧宅亦为独体横排的三间平房,并无院落,房前屋后瓜果飘香,祖父甚至还栽植了许多玫瑰围绕田间。当然,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有那萦绕老屋的葡萄架以及日落之时金色的暖阳和屋顶升起的袅袅炊烟……


撰写本文之际,宁夏教育界老前辈徐梦麟先生之子徐毅仁先生,特地详细描述了祖宅制式:三进四合院、中轴线对称、临街铺面房以及上房、厢房错落有致的复杂而周正的高规格院落布局为银川地区四合院的经典形式。


这幅影像亦为珍妮特一行所拍摄,画面左侧远端的西塔及鼓楼清晰可见,亦由此断定拍摄位置为玉皇阁北侧的民居屋顶。图中院落,不仅为复杂的套院组合,甚至还营造了二层建筑。这种规格的民宅于民国初年的银川或为罕见。


其实,百年前银川郊区,还有一种土木结构的民宅布局形式。那就是“寨”。如银川以东的著名的杨家寨,如今杨家寨地名犹存。“寨”,与银川平原常见的明、清军时期留存的“堡”的建筑形式相似,但规模较小,“堡”为军用而“寨”为民居。在百年前纷乱的环境中,为居于安宁,“寨”的院墙采用夯筑且高大宏伟,通常只开一门。寨内由小院落及伙房、磨房、车棚、畜圈等不同功能的附属建筑构成。


奶奶的妹妹如今已年近百岁,追述于双渠口的祖宅,依旧清晰地记得寨子院墙上还营建房屋(更房、谯楼),其规模堪为宏大。


百年前银川地区民居的结构造型

百年前银川地区传统民居主要由土木结构的平房构成,砖木结构或纯木结构并非常见。如今还传存银川一幅纯木结构的高规格民居影像,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只是无法查证属谁家庭院。


土木结构的平房,大致又因结构方式而分为立木式与海塔式两种。


立木房,沿用四梁八柱的传统建筑形式,建筑美观而坚固耐久。于夯实的地基上立木为柱,柱上架梁,梁上搭桁,桁上担椽构成房屋主体框架,谓之立木。以砖石为基,土坯砌墙;八根立木,架起框架,上盖屋顶,建成房屋。


立木房又根据出檐不同等规制,细分为出厦立木房(出檐深远,设立廊柱)、挑垂立木房(出檐较浅、不设廊柱)及一平书立木房(出檐更浅、亦无廊柱)。


通常只有大户人家或临街铺面会采用高制式出厦立木房,而外墙体亦可砖包土墙,品质立现。


1936年6月4日,行至银川并有大量影像传世的毕敬士曾于日记中记载:

“这个城市的街道宽阔,比西安以西的任何地方都要宽广,也有着自西安以来最大、最新式的建筑。所有的屋顶都是平的,大多数店铺前都建有门廊,这似乎是此间特点。”


毕敬士于银川之际,恰逢民国年间银川大规模城市改造完成之后,道路宽广而旧貌焕新颜。毕敬士亦精准地勾勒出彼时银川民居的特点:土木平房、立木出厦。


这幅1932年欧洲探险队于银川南门俯拍的中山街景象,则清晰地体现了毕敬士所描述的银川民居“皆为平顶、多带门廊”的建筑特征。如今,这条街道上的仿古建筑,亦遵从了门廊制式的历史风貌。


海塔房则相对简单,不设立木,梁架于墙体而构筑。


土木结构民居,通常制式为两间一门一窗、三间一门两窗。高规格四合院中的上房外门四扇隔扇门,左右两间正面可不砌墙体而设通间大窗。


彼时普通民宅的窗户,窗棂间基本皆张贴白纸。甚至直至上世纪80年代我儿时于银川近郊乡村所见亦为白纸糊窗,采光不佳而难抵风寒,上世纪90年代后方才逐渐为玻璃所取代……


还需提及的是原新城满式民居建筑,此间民居1935年修建机场时已拆迁,所以难有影像存世。当年营建新城时进行整体规划,每户皆一亩三分地,自成院落。四合院布局、中轴线对称,只是上房存在立木滚脊且有挂瓦形式。爷爷曾说原新城住宅多有前后花园。


百年前银川地区民居的营建及习俗

营造银川地区土木结构民居的建材,大多可以就地取材。土坯为秋季用石磙将土地碾压密实之后,以铁锹铲挖为块状、晾晒而成。芦苇、草席等则能够就近获取,惟木材少有。所以彼时造房所需梁木,或为甘南采伐、放排沿河而下,或为贺兰山西麓阿拉善地区所采,经银巴古道运抵银川(本栏目《三关口古道》一文曾有影像诠释木材运输情景)。


建材准备就绪之后,择良辰吉日开工建房。大多选在夏前,雨水较少且便于晾晒。放线、筑基、立木、架梁,构成主体框架。


彼时建房,上梁颇为隆重。需披红挂彩、燃放鞭炮,还要宴请助工之亲朋已示红火与谢意。我儿时,能够沉浸式融入的惟吃喝环节,故而记忆犹新。


上梁之后,还需抹泥、安装门窗、加盖屋顶、覆粗房泥,房屋方才成型。但尚未完工,待晾晒之后再覆一次细腻房泥、构筑极具特色的土炕,建房工程方才完工。当然,普通人家若有追求,可进行银川俗称“石灰搪墙砖墁地”的简单装修。


这幅影像为美国旅行家弗兰克拍摄。呈现了百年前民居室内风貌以及窗户与土炕的形制,炕桌亦不可或缺。惟炕前火盆并非银川地区民居常见,多为旅店配置。


土炕为儿时最爱,每至外婆家必于睡前抢占“炕门”位置,虽燥热难耐但不亦乐乎。当然,土炕也为百年前西方探险者所青睐,在许多探险史料之中,皆以精准读音“Kang“而记录,足见探险者不仅好奇还刻意打探称谓以铭记。


如今,土木结构的民居与记忆之中金色的夕阳里升起的袅袅炊烟皆渐行渐远,惟寄此文及斑驳旧影而追述百年来生活于银川地区的人们所赖以生存的民居,温故感新、继往开来。


郑文 著/文 图片由郑文著独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