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史春秋 > 文史春秋

不忘合作初心 继续携手前进

作者:信息来源:中国政协文史馆发布日期:2022-12-08访问次数:字号:[]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后人民政协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成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图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出席民主党派中央会议的代表在一起。

2017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八个民主党派陆续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大会,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

70余年来,各民主党派始终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始终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共经风雨、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各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友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期我们精选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民主党派领导人的部分珍贵图片,简要介绍各民主党派,与读者分享。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1948年1月1日,由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创建于香港。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社会和法制专业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民革历任领导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李沛瑶、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

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与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亲切交谈。


1955年7月,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和民革中央名誉主席宋庆龄在一起。

1982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和出席缅怀廖仲恺、纪念何香凝先生逝世十周年大会的民革中央领导人屈武亲切握手。 谢丰泉摄

1983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与民革中央主席王昆仑(左一)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期间亲切交谈。 谢丰泉摄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1944年9月,改为“中国民主同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民盟历任领导人: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史良、胡愈之(代主席)、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蒋树声、张宝文、丁仲礼。

1950年,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毛泽东和民盟中央主席张澜亲切交谈。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听取民盟中央主席沈钧儒在民革等六个民主党派中央全会扩大会议联合举行的座谈会上发言。

1982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和出席缅怀廖仲恺、纪念何香凝先生逝世十周年大会的民盟中央主席史良亲切握手。 谢丰泉摄 

1983年6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与民盟中央领导人费孝通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期间亲切交谈。 谢丰泉摄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1945年12月在重庆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人有黄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复亮、孙起孟等。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民建历任领导人:黄炎培、胡厥文、孙起孟、成思危、陈昌智、郝明金。


1957年,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和民建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亲切交谈,中为全国工商联领导人陈叔通。


1960年4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和民建中央主席胡厥文在一起。


1979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与中央统战部举行的招待会上与民建中央领导人孙起孟亲切交谈。


198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与民建中央主席胡厥文亲切握手,中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工商联主席荣毅仁。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1945年12月在上海成立,宗旨为“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创始人主要有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民进历任领导人:马叙伦、周建人、叶圣陶、雷洁琼、许嘉璐、严隽琪、蔡达峰。

1953年,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毛泽东和民进中央主席马叙伦在一起。 


1956年8月,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接见中国民主促进会二大代表时和民进中央主席马叙伦在一起。


1982年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邓颖超和民进中央领导人叶圣陶在一起,后为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 武基国摄


1988年3月23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和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亲切握手。 武基国摄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1930年8月在上海成立,主要由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农工党历任领导人:邓演达、黄琪翔、章伯钧、季方、周谷城、卢嘉锡、蒋正华、桑国卫、陈竺。


1960年,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和农工党中央主席季方亲切握手。


1983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和农工党中央主席季方亲切握手。 崔宝林摄


1984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和农工党中央领导人周谷城在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亲切握手。 唐理奎摄


1988年11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切会见农工党中央名誉主席周谷城。

 

中国致公党

1925年10月,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在美国旧金山成立,是我国成立最早的民主党派。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

中国致公党历任领导人:陈其尤、黄鼎臣、董寅初、罗豪才、万钢。


1950年3月,中共中央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毛泽东和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中)在一起。


1979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等,亲切接见包括致公党“七大”全体代表在内的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代表大会的代表。   王敬德摄


198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等亲切接见致公党“八大”全体代表。


1985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应邀出席中国致公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的爱国侨领,右一为中国致公党主席黄鼎臣。 薛铁军摄

 

九三学社

1945年9月,在重庆发起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召开扩大会议,更名为九三座谈会。1946年5月4日,改建为九三学社。主要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九三学社历任领导人: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韩启德、武维华。


1956年5月,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全国政协名誉主席毛泽东和九三学社中央主席许德珩亲切交谈。


1958年5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劳动时与九三学社中央主席许德珩在一起。

1981年1月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与九三学社中央领导人吴阶平亲切握手。

1988年3月23日,国家主席李先念与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周培源亲切交谈。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1947年11月在香港成立。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台盟历任领导人:谢雪红、蔡啸、苏子蘅、蔡子民、张克辉、林文漪、苏辉。

1981年1月,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与台盟总部主席蔡啸亲切交谈。 

198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等在北京接见中国致公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台盟第三次全盟代表大会代表。 薛铁军摄

198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与台盟中央、全国台联负责人等座谈。

1986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与台盟总部理事会副主席林盛中亲切交谈。 刘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