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史春秋 > 文史春秋

西街·东街·柳树巷

作者:王庆同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2-15访问次数:字号:[]

作者刊于1959年7月26日《宁夏日报》的通讯《能工巧匠》剪报。


作者1968年冬在宝珍照相馆的留影。


我在宁夏过的第一个中秋节,与银川西街相关联,留下深刻印象。


1958年9月下旬,我在宁夏日报工交部当编辑一个月后的一天,新结识的一位通讯员非常善良,他得知我和另两位编辑(我的北大同学)是江浙人,就邀请我们下班到他家过中秋节。我们很高兴,下班就走。那天碧空如洗,但前一天下了雨,双向砂石路西街(今解放西路)下水不畅,叫雨水一泡成”水泥路”,我们高一脚低一脚走在这条“水泥路”上,走到这位通讯员家时(记得在中山公园南门附近)鞋袜全湿了。他让我们坐,可是没有椅子,不知坐哪里好。他示意坐炕上,我们坐在炕沿上。他脱鞋上炕,盘腿而坐,我们只好也脱了湿鞋,盘起腿坐在炕上,这是我们平生第一次盘腿而坐,而且是穿着湿袜子盘腿。吃过饺子,我们齐齐道谢,他说“我也是出门人,不谢不谢”。我们穿着湿鞋湿袜又走在“水泥路”上,回到宿舍已是皓月当空。西街什么时候变成沥青路,我没有记录,待考。


东街(今解放东路)也是双向砂石路,给我留下的印象与一篇我写的通讯《能工巧匠》(刊于1959年7月26日《宁夏日报》)有关。在我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少量剪报中,有这篇通讯。通讯写的是一个小小的修焊厂,生产工具就是锉刀、钳子、小榔头……工人们以破铜烂铁为材料修理各种民用器材,“每时每刻对社会都在作出贡献”。《宁夏日报》创刊70周年时,《宁夏法治报》做《串起宁夏日报上的“珍珠”》专版,将它重新发表(《宁夏法治报》2019年11月11日)。通讯说,这个小小的修焊厂叫”银川东街公社民用器材修焊厂”“厂房是蔬菜市里的几间庙房”。这个说法不会错,《能工巧匠》剪报原件可作证。至于“银川东街公社民用器材修焊厂”在哪儿,那个有“几间庙房”的“蔬菜市场”在哪儿,记不得了,模模糊糊的印象是,它们在鼓楼东边东街路南的某个地方,确切地方待考。


1958年秋,宁夏日报编辑部是中山南街路西的几排平房,附近有条向西的小巷,小巷的西头一小截叫柳树巷,它的西出口就是复兴街。我之所以记得这些,是因为我在柳树巷的一家小旅店开过房间,供北京来看我们的一位同学住——1959年夏,我们都还住单身宿舍,只好在较近的柳树巷小旅店开房让其住。柳树巷西出口是复兴街宝珍照相馆。1968年冬我从盐池油坊梁来银川申诉,在宝珍照过相片,并保存至今,是为那个时候我唯一留影。那个复兴街就是今天的步行街,现在的步行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总忘不了它曾是冷冷清清的复兴街。


我们从哪里来?这是个大题目,我这样的普通人就只能说说我曾经走过或有过交集的那些小地方,抒写一点小故事小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