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史春秋 > 文史春秋

杂技飞叉传承人王运英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2-02-18访问次数:字号:[]

近日,我区公布了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杂技飞叉项目传承人王运英在列。从9岁开始练习飞叉,到如今退休后,依旧活跃在杂技飞叉舞台上。王运英说,自己是打心底里痴迷这一行。

家族的飞叉之缘

王运英结缘飞叉,完全是受家庭影响。她祖籍河北廊坊,出身杂技飞叉世家。从她的爷爷辈开始,家里就练习杂技飞叉,之后经父亲继承,到她这一辈,她和两个哥哥,继续传承着飞叉这一技艺。

“也不知道为什么,骨子里就喜欢。”王运英说起儿时对飞叉的记忆,“我非要练飞叉,家里人不同意,说是男孩子练的,不适合女孩,但我就是不信。这可能跟我个性也有关系,那阵我们周围的邻居都说我是个愣丫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性格。”9岁的王运英总是放学回来之后,找个没人的地方,一个人悄悄地练。到了假期,大哥二哥在家练功,她更是开心得不得了,躲在旁边学他们练功的招式。

后来,她偷着练飞叉的事还是被父亲发现了,但父亲没有责怪她,开始支持她练习。久而久之,12岁的时候,她的基本功已经很扎实了。

飞叉里的痛与爱

她想起小时候上学,经常在上完晚自习后,跑到路灯底下练功。她还记得那个灯很暗,也就25瓦左右,昏黄的,但对她而言已经足够了。而说到练习飞叉受的苦,那更是数不胜数了。不同于武术中的棍棒,飞叉在表演时需要一直在人的身体上滚动,尤其胳膊上,磨了破,破了再磨,有时候袖子都带着血,总是弄得一层一层老茧。“刚练的时候很疼,但痴迷的劲儿上来了,好像也就那么回事,没什么感觉了。”

1980年,因为杂技飞叉,王运英来到银川。当年,银川市杂技团去河北招生,王运英报名参加。“我的基本功已经比较扎实了,招生老师一看就说:行,你过了!”王运英还记得当时的细节。

到了银川后,练功条件比较差,但因为对于杂技飞叉的热爱,王运英全都坚持了下来。她记得当时杂技团人很多,但练功的地方就那一个,是个大仓库,就在鼓楼旁边,平时总会有排队的情况出现,练功时间也比较仓促。“飞叉的练习需要比较大的场地,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我为了节省时间,就一个人跑到宿舍的屋顶上去练。”说到这,王运英深吸了一口气。她对飞叉是真的痴迷。

绕着身体滚动的艺术

王运英一直很得意自己的“三连踢”和“十连腰串”,这些基本功都是日积月累练成的,都是热爱和血汗的结晶。

“表演时,飞叉在人的身体上没有一刻停留,它要保持滚动、旋转。”王运英说,表演飞叉,身体的各个部位要非常协调才行,稍微不协调的话,飞叉就会掉下来。所以必须在飞叉滚动的情况下,来完成上打下踢、左传右夹等各种动作。

另外,因为飞叉的头是金属的,所以一旦动作做不好,很有可能受伤。“有一个动作要向前翻,这个时候飞叉在空中,眼睛是看不见的,所以当翻滚完成,飞叉落下时,如果不熟练,很可能就扎到腰了。”王运英说,练习飞叉讲究很多,很像武术,所以人们通常把它叫做“飞起来的武术”。

希望宁夏飞叉越走越好

说到飞叉在宁夏的发展,王运英喜忧参半。她见过飞叉从昔日的单人表演,发展到后期的团队表演,也感受过杂技飞叉带给人们的那种快乐。1984年,去鄂尔多斯的一场演出,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是去部队慰问演出,那年冬天特别冷,演出在鄂尔多斯大剧院举行,剧院里暖气还不好。但,因为飞叉要滚动,穿长袖就不太利索,所以王运英必须要穿单薄的短袖。“当我刚一出场的时候,就听到雷鸣般的掌声,军人那种特有的整齐、特有的热情,太振奋人心了,顿时觉得穿短袖也不冷了,演出特别完美。”王运英说,除了部队慰问,平时杂技的演出,观众的热情也特别高涨,她从观众的掌声和微笑中,更深入了解了飞叉,也在退休之后,又一次返聘回杂技团,将飞叉的魅力,传承给更多热爱它的人。

但是如今的飞叉,还是走到面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不过,王运英还是很有信心,尤其此次她入选自治区非遗项目传承人后,“各界的高度重视,会让这些优秀的非遗项目越来越好的”。王运英笑着说,她希望宁夏的杂技飞叉,能传承好,走出去,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飞叉

属于杂技节目,演员使用装有活络环形铁片的钢叉,使之在肩、背、胳膊等处滚转,或抛掷空中,然后接住,耍出各种花样。王运英介绍说,飞叉在我国已经流传了超过1500年,最早的飞叉表演,其实来源于田间地头,人们随手拿个工具就开始玩了,比如扫帚、铁锹等等。发展到现在,这种能够绕着人身体不停旋转、滚动的艺术形式,已经很具有观赏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