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要 闻 > 图片新闻

永宁县望洪镇:温棚里绘春景 特色产业闯新路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日报发布日期:2023-02-22访问次数:字号:[]

农户为樱桃树补充营养液。

葡萄藤蜿蜒而上,长势喜人。

早春二月,永宁县望洪镇农丰生态园温棚里,层层叠叠的绿叶下,一团团、一簇簇雪白的樱桃花、杏花缀满枝头,扑面而来的满园春色让人目不暇接。棚外寒风料峭,棚内春色满园。村民们在一株株樱桃树、杏树间来回穿梭,喷洒营养液、修剪枝丫、观察长势,为增产增收做足准备。

利用“时间差”抢占市场

“我们从元月开始升温,现在大棚已经进入了盛花期!”看着满园的盛景,农丰生态园负责人马德全喜不自禁,经历了10年的培育,现在园区的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建成了20多栋设施温棚,主要种植美早、布鲁克斯等多个樱桃和杏子品种。

“马上就要挂果了,大概3月底,就能吃到美味的樱桃了!”马德全高兴地告诉记者,设施农业的好处就是可以反季节种植,利用“时间差”在陆地樱桃大量成熟前,提前抢占市场,卖上更好的价钱。“温棚樱桃主打的就是特色采摘,很多城里人都喜欢在休息时间来这里,既品尝了新鲜水果,又体验了乡野乐趣。”马德全说道,去年园区高峰期每天接待200多人,每公斤樱桃的采摘价也达到了240元。而随着现在乡村旅游的热度越来越高,游客还在逐年增加。“预计今年的樱桃亩产能够达到1000公斤左右,园区的收入有望达到100万元。”

除了不断增加的游客外,农丰生态园还带动当地的农户们走上了新的务工路。“现在自家的土地都流转了,我们两口子就在家门口的园区务工,负责温棚管理方面的活,一个月除了流转费,还能再赚7000多元。”在园区打工的农丰村村民眭学琴说道。

导师帮带培“土”育“苗”

走出农丰生态园,开车几分钟后,记者又来到望洪镇农丰村另一处重要的设施葡萄温棚基地。

掀开温室门帘,仿佛进入了另外一番天地。只见两排葡萄藤顺着葡萄架蜿蜒而上,翠绿的葡萄叶爬满了温棚顶。

葡萄架下,平旷的土地上,各种蔬菜长势正旺。一张小桌,四五把椅子,组成温棚里的“世外桃源”。

“这是我打造的既适合葡萄生长,同时又兼具观光采摘的一种棚型,就是希望通过示范引领,带着咱们农户蹚出一条发展高效农业的新路子。”纳卫华是望洪镇农丰村驻村第一书记,也是永宁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正高级农业技术人员,多年从事农业设施建造和设施葡萄生产管理的他,对于设施温棚葡萄新品种的引进与栽培有着丰富的经验。2022年,农丰村积极谋划,申报了银川市“导师帮带”乡村振兴人才凝聚计划项目,纳卫华作为帮带导师,开启了带领群众致富之路。

“我种了10亩地、7栋温棚都是葡萄,其中的5栋温棚引进了南湖特早这个新品种,在整个宁夏都是独一份。”纳卫华和记者说道,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上对于葡萄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逐步地更新换代老品种,探索种植更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纳卫华介绍,目前探索的新种植模式,开创了鲜食葡萄最适合生产的一种架势,一栋温棚虽然只有不到50棵葡萄树,但是产量能达到1000公斤,每公斤售价80元,在价值、产量和效益方面,都比普通栽培模式更高效。

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近年来,永宁县望洪镇积极利用和开发地方特色,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适宜各村发展的支柱产业。

这里以望洪镇6000亩日光温室为基础,在农丰、增岗、前渠等村重点培育种植鲜食葡萄、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建设西玉冬枣、高渠村阳光玫瑰、增岗有机蔬菜等3个特色产业基地,搭建全钢大型拱棚81栋,二代高标准桥式拱棚69栋,小型拱棚140栋,流转土地面积1000余亩,促成5000余人次实现常年就近务工,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今年我们计划新建东和村二代日光温室17栋,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的标准模式种植,打造东和村设施蔬菜产业园区。同时,结合旧棚改造项目,对西和村现有100亩35栋温棚进行翻建,引进设施葡萄南太湖特早品种,解决西和村无产业的问题,带动村民就业,增加农户收入。”望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望洪镇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望洪镇农业全产业链,快形成“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现代农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