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要 闻 > 图片新闻

惠企便企 软环境凝聚硬实力 让银川成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3-12-18访问次数:字号:[]

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构筑枸杞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屏障。(12月6日摄)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衡量地方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尺,它既包括政务服务、市场环境,也涵盖了品牌建设、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等因素。今年以来,银川市从多角度、多维度厚植创新创业沃土,采取了应用场景开放、商标品牌提升计划、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等真抓实干的硬举措,惠企便企,让软环境凝聚硬实力,从而将银川打造成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开放应用场景

  激发社会创新创业动力

  今年上半年,银川市对外发布了应用场景开放清单,重点围绕政府部门产业升级、现代农业、智慧城市、医疗卫生等具体领域的应用需求,首批凝练了制造场景、消费场景、服务场景等20个具体应用场景,全面向本地大中小企业开放,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产品首购首试首用,为创新产品找应用场景,为应用场景找创新产品,促进创新成果落地赋能和产业生态集聚。

  今年11月20日,银川市科技局公示了2023年银川市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拟立项项目,包括西夏区富宁村太阳能热泵及光伏发电系统示范项目、兴庆区通贵乡人民政府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温敏形状记忆材料应用场景项目、智慧日粮自动饲喂执行项目等四项。

  其中,银川艾尼工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西夏区富宁村太阳能热泵及光伏发电系统示范项目”,该项目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热(PVT)热泵和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实现“光伏发电+供暖+热水”低碳技术应用,具有节能高效、用能清洁、操作智能等优势,为后续推动该新技术在能源低碳转型重要应用场景实现商业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及引领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场景的开放,有力促进了我市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的协调联动,助推银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打造周边地区协同创新生态圈。今年我市制定出台《银川市加快应用场景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示范引领实施方案》《银川市科技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 (试行 )》,认定首批创新产品37个,发布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清单、能力清单各20个,聚焦企业需求,推动场景机会、能力供需深度对接,走开放创新、特色创新之路,形成政府、产业界、科技界协同合作的场景创新生态,全力推进银川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保护地理标志

  提升银川渔业养殖水平

  银川渔业是扮靓“塞上江南,渔米之乡”城市名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川特色的农业产业之一。2022年,银川市水产养殖面积10万亩、水产品产量7.8万吨,其中鲤鱼产量3.24万吨、占总产量的41.5%。

  鲤鱼是银川乃至宁夏地区的传统常规养殖品种,也是渔农增收致富的重点养殖品种。农业农村部2010年批准对“银川鲤鱼”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但一直以来在品牌创建、质量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立等方面未健全,使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这个金字招牌长期得不到应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随着农业农村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1年开始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银川市抓住机遇,以银川鲤鱼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为抓手,结合鲤鱼草鱼健身瘦身养殖模式推广,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标准化养殖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开展品牌宣传与推介,助推银川鲤鱼旧貌换新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效。

  今年以来,在自治区渔业渔政管理局的支持下,银川市不断地在示范基地研究试验,对生产、流通、追溯等环节梳理分析,修订和完善“银川鲤鱼”健身瘦身指标参数,制定了《银川鲤鱼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银川鲤鱼养殖技术规程》《银川鲤鱼产品标准》等3个团体标准,形成了“银川鲤鱼”健身瘦身养殖技术路线图,规定了“银川鲤鱼”养殖的产地范围、养殖条件、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瘦身健身养殖及产品质量要求等内容,建立了全产业标准体系,为品牌培育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银川鲤鱼”“灵武长枣”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304个,农副产品注册商标达500余件,全市共有“兴唐”“厚生记”等中国驰名商标7个。

  风险分级监管

  引领企业发展

  行稳致远

  近年来,银川市枸杞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产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枸杞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44.4%。2023年截至三季度,银川市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93.65亿元,同比增长28.3%。

  产业发展,安全为要。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协同包抓,帮助枸杞产业搭建了全链条监管体系,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

  围绕打造枸杞精深加工基地,银川从种植端到加工端实行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在枸杞种植环节,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为各种植园区提供综合性专业技术指导。数据显示,我市现有枸杞种植保有面积1.29万亩,已建立了重点监测基地3个,测报样点62个,配备有稳定的测报队伍,实现了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全覆盖,通过高标准规划科学化种植,为枸杞产品的精深加工把好第一道关口。

  “一方面借助项目带动在枸杞种植企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另一方面每年根据企业和农户需求开展技术指导,比如防虫、施肥、浇水打药等各方面技术。”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技术员金徽说。

  在加工端,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则通过加强监管力度,构筑枸杞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屏障。今年以来,在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帮助企业建立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同时指导企业设立了食品安全  员和食品安全总监,建立了完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按照监管局要求,我们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量身定制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进一步助推企业打响品牌效应。”宁夏沃福百瑞枸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副经理王丽表示。

  截至目前,我市已将银川市49家枸杞及枸杞制品生产企业分为四个监管等级,同时指导61家枸杞及枸杞制品生产企业设立食品安全员和食品安全总监,切实把好枸杞产品市场准入关和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