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要 闻 > 图片新闻

持续扩大绿化面积,不断拓展绿色空间,银川—— 让生态建设底色更靓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4-08访问次数:字号:[]

黄河银川段两岸绿意盎然(2023年8月13日摄)。

  近年来,银川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坚决扛起建设先行区首府责任,坚持东治沙、中理水、西护山,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荒漠化治理攻坚战银川战役,为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首府贡献,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目前,以东部鄂尔多斯台缘生态廊道、中部典农河多彩休闲生态廊道、西部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生态廊道的平原绿网生态格局逐步形成。

  人文与生态景观有机结合

  打造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4月7日一早,市民刘惠民准时来到银川市中山公园,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声,呼吸着新鲜空气,开启了美好的一天。近年来,银川市通过对中山公园、森林公园等公园精品景观节点的打造,对北京路、大连路、朔方路等主要道路绿化景观的提升以及精品露地花卉的种植,  打开了城市的“林下空间”,实现了人文与生态景观的有机结合。通过色块体量和色彩广度的结合,增强了绿地的季相效果,独特的景观风格令人赏心悦目,市民幸福生活指数持续攀升。

  据了解,当前银川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23%、41.83%、17.56平方米。“十三五”至今,全市累计实施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84.56万亩,总投资约9.45亿元,创造了世界闻名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位一体”治沙模式,将沙漠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区乔灌混交林两大防护体系、经果林和苗圃核心产业、牲畜粪便肥田、林草养殖牲畜两项循环产业以及生态旅游相结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沙效果。

  深化爱绿护绿意识

  坚决守好生态保护红线

  银川市现存荒漠化及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东麓、兴庆区月牙湖乡、灵武市等地,沙化土地通过封山(沙)育林(草)、人工造林、种草、保护性耕作、轮作、禁牧等方式治理,面积约331.56万亩,其中达到有效治理的面积约282.46万亩。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0多年来,三代白芨滩人坚持不懈,累计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1%,成为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一代代治沙人通过“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办法,慢慢地,树苗成活率得以提高。点点绿色慢慢延展成片,驯服了风吹就跑的移动沙丘。

  经过长期的与沙漠抗争,白芨滩林场职工探索出一套在“外围建灌木固沙林,周边建乔灌防护林,内部建经果林,搞养殖业、种牧草反哺林草业”的治沙模式,不但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目标,还为全国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昔日黄沙漫天的林场也变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我市在推进林草碳汇项目过程中,建设了宁夏白芨滩生态修复与灌木林碳中和野外科学研究站,填补我国以灌木林为唯一研究对象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以灌木林生态修复的碳中和研究空白。

  同时,银川市重点支持“农林+文旅”融合发展,结合林禽、林蜂、林下森林景观利用等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集森林康养、观光旅游、科普研学为一体的林下经济及特色林果产业试点示范,评选奖励市级林下经济基地等绿化经营主体11家。

  四大工程增绿提质

  向世界推广银川经验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长制工作,召开林长会议8次,签发2023年总林长令,常态化开展巡林53次、批示相关工作30余次。”首府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银川市通过建立“11+1”工作机制,在全区范围内首次建立县级林长述职制度,为县级林长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提供了制度规范和约束。

  近年来,银川市坚持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抓手,以强化“一河一山”保护修复为主攻方向,以“林长+荒漠化综合防治”为保障,谋划至2030年实施3大类7个子项目,治理面积约62万亩,计划投资约8.2亿元。深化“林长+生态警长+检察长”联动机制,挂牌成立全区首家生态资源案件侦查监督协作配合办公室,建立起属地负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今年我市提出实施四大工程增绿提质,实施“三北”重点项目工程,依托贺兰山东麓生态屏障区、河东沙地防风固沙屏障区、黄河沿岸生态保育区、银川平原协同发展区四大攻坚区,谋划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森林质量巩固提升、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等八大攻坚任务,全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工作,打好黄河“几字弯”荒漠化治理攻坚战银川战役。实施国土绿化建设工程,坚持因林施策、科学绿化,着力改善林分质量、林分密度、林分树种结构,市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完成营造林7.65万亩,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保持“双增长”,全市森林覆盖率预计达10.5%以上。

  同时,实施草原保护修复工程,严格落实禁牧封育制度,扎实推进草原保护修复,核定基本草原172.54万亩,完成退化草原修复1.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预计达46%以上。同时,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持续擦亮国际湿地城市金字招牌,统筹推进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建设,完成湿地修复4.3万亩,参加第二届国际湿地城市市长圆桌会议,向国际推广宣传银川市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