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要 闻 > 图片新闻

创新机制 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5-30访问次数:字号:[]

初夏时节,黄河两岸绿意盎然(5月27日摄)。

  初夏的银川风光无限。从黄河之滨,到贺兰山下,生机勃勃、美景处处。

  黄河流经银川83.8公里,一幅绿水青山多彩画卷沿途徐徐展开:水田林网、稻鱼共生、草木丰盈、瓜果飘香,成就了“塞上湖城”的美丽与富庶。近年来,银川市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机制,持续加大黄河水环境治理力度,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展现银川担当和作为。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

  绿色发展蕴涵着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寄予着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近年来,银川市坚持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出发点,以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短板为着力点,积极构建以全国市场为主体,国内市域相互促进的降碳新格局,以碳配额交易撬动重点企业碳减排,用碳普惠机制引导公众低碳减排,为银川市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注入“碳”动力。

  “公司陆续投入节能减排资金3.86亿元,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0万吨。第一个履约周期,银川市先行布局,让我们在全国碳市场开市后率先尝到‘甜头’,通过出售碳配额170万吨,获利7152万元;第二个履约周期我们公司出售碳配额68万吨,获利5140万元。”宁夏电投银川热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环保治理设施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参与碳排放交易活动,出售多余的碳配额,盘活碳资产,换来真金白银为长远发展增添底气。”

  围绕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融入全国碳排放市场,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制定《银川市2023年碳排放权改革实施方案》《银川市重点行业碳排放管理实施方案》等3个方案,确定12项任务,明确9条措施,全方位、全链条加强市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聚焦建立自愿减排机制,出台《银川市碳普惠自愿减排管理办法》等3个文件办法,探索建立市域自愿减排市场,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打造国内市域双减排降碳新格局。

  “同时,我们还建立碳排放权改革奖励机制,设立‘银川卫士’生态环境保护基金,支持节能减碳项目建设与提升改造。截至目前,累计奖励3家企业120万元,鼓励重点企业做好碳资产管理工作,真正实现‘点碳成金’。”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银川市全面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任务,清缴碳配额1.04亿吨;完成交易32宗,成交碳配额406.81万吨,成交金额为28555万元。

  和谐共生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

  夏日,阅海湖畔水天一色、生机勃勃,大群赤麻鸭在阅海湖岸,时而列队晒太阳、时而万鸟翱翔、时而漫步岸边,悠闲惬意,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随着银川市生态建设和湿地保护力度的加大,湿地自然环境明显改善,绿化程度、美化水平不断提高,阅海湖等湿地成为许多候鸟集中栖息繁殖的重要场所,来阅海湖栖息的候鸟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候鸟对银川恋恋不舍,正是缘于银川市对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为推进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快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银川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编制实施“一河一山”保护修复方案,全力推进 “一河一山”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等专项规划落地见效,加快恢复物种栖息地;加强湿地生态修复,着力恢复、打造黄河流域(银川段)生态廊道,进一步恢复、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接续整治黄河滩地,实施典农河等水生态修复项目,加快实施贺兰山东麓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巩固白芨滩治沙成果,抓好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调整农业、生态、城镇空间,编制实施《银川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让动植物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

  近年来,随着银川市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时隔67年,雪豹再次回归;每年3月至4月,苍鹭会从遥远的中亚飞抵银川,成群的红嘴鸥会从昆明飞来相聚燕鸽湖,白琵鹭开始在阅海湖繁衍新的一代。在北塔湖、燕鸽湖、宝湖、典农河等多处湿地,银川市民与全国的朋友分享红嘴鸥与人和谐共处的美景,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成为银川市民的自觉行动和良好风尚。据调查,银川市现有植物种类796种,隶属93科364属;脊椎动物种类408种,以鸟类分布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为298种;昆虫的总数有18目147科101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2种。

  建幸福河

  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黄河,不一样了;黄河流域,不一样了。记忆里的黄河,是“九曲黄河万里沙”,“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 如今黄河安澜、家园秀美,黄河沿岸的乡村早已今非昔比。沿着黄河看乡村,大地如彩绘,乡村似画卷,满眼都是夏日的活力。

  近两年来,银川市围绕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示范市目标,依托黄河金岸等众多湿地、湖泊的自然风光,以及贺兰山东麓旅游观光带,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打造一批全国特色旅游村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园区综合体,入选“全国休闲农业示范 市”。

  宁夏稻渔空间生态观光园,是宁夏农业产业化重点打造的乡村休闲旅游景区,也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宁夏休闲农业四星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000亩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将原有的田园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绘制了主题鲜明的稻田画作。自然生态和农业、渔业、休闲旅游以及产品加工、销售、社会化服务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银川市倾力打造“一山一河”文旅品牌,充分利用“贺兰山下、黄河两岸”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成功举办中国银川黄河文化旅游节、贺兰山文化旅游节等各类文旅、非遗传承展示活动,持续扩大银川文旅在黄河九省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重点推进银川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立黄河文化遗产档案和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贺兰山岩画争创5A级景区,精心打造“天下黄河第一会客厅”;讲好新时代银川“黄河故事”,创作提升《情系贺兰》《不到长城非好汉》等优秀剧目,推进原创精品剧目巡演和线上展演活动。如今的黄河沿岸,一个个乡村着力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IP,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群众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借一河春水,迎十里风光。

  当塞北的雄浑豪迈与江南的秀气婉约,在银川水光山色的湖泊湿地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老百姓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开门见绿、出门踏青的诗意栖居。品质之城、和美之地、温馨银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以贯之,让银川交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时代答卷,2023年,银川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