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要 闻 > 图片新闻

科技赋能守护母亲河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05-31访问次数:字号:[]

稻渔空间将螃蟹、鱼、虾、鸭子等引入稻田,形成一田多用、一水多用的稻渔种养模式。 资料图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共同体,各要素彼此依存、相互促进,需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近年来,银川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行动,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科技创新项目需求纳入重点征集范围,面向全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广泛征集项目需求。通过项目申报宣传、咨询、技术挖掘凝练、科研课题设计、政策法规解读等服务,现已征集“贺兰山(银川段)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及实现模式”“银川市大气复合污染物溯源及协同管控技术体系研发与示范应用”等科技创新项目需求多项,市科技局积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

  释放生态能量 撬动经济增量

  贺兰山(银川段)森林是银川市重要的天然林资源,这里的山体巍峨高大、重叠绵亘,阻截了来自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为银川构筑了一道天然屏障。

  早在20年前,贺兰山就开始封山禁牧,人烟绝迹多年后,这里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我市重要生态屏障,贺兰山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因此开展贺兰山(银川段)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研究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2023年,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课题小组承担市科技局“贺兰山(银川段)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及实现模式”科技项目的科学研究。课题组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评估、贺兰山紫蘑菇培育与产品利用模式、森林水资源保护及利用模式、森林植被碳汇提升与优化模式、森林康养生态价值提升及利用模式等五个特色专题研究。

  课题组的施光耀、胡杨、庞丹波、倪细炉等几位成员都是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老师,去年5月立项以来,他们深入贺兰山森林内部,借助尖端装备开始采集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负责“林水资源保护及利用模式研究”的庞丹波介绍说,过去一年中通过对比不同植物、不同海拔的保水固土情况,了解到一些典型的乔木、灌木对水分涵养的贡献率, “什么地方、什么位置适合栽种什么树,有了数据的支撑就可以制定具体的生态保护措施。”

  胡杨负责的是“森林植被碳汇提升与优化模式”子课题,他提出了“林分空间结构调整”的新思路,“经过20年的休养生息,森林肆无忌惮地生长也会出现一些健康问题,比如树木太密导致不透光,影响林下植物、动物生长,树木材质变差,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摸清如何调整林分空间结构,使其生长环境更加健康。”

  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教授施光耀介绍,该项目为期2年,最终在摸清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现状的基础上,实现对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进而筛选出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高价值特色生态产品,着力打造高价值特色生态产品利用模式,从而提出贺兰山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转变的实现路径。最终探索适应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和可复制的模式和样板,最大限度释放生态能量,撬动经济增量。

  集聚优势资源 开展技术攻关

  近日,走进银川市大气环境超级监测站中心站,只见数十台用于气象监测分析的高精密设备仪器正在空调屋内有序运转。据了解,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这里常年需要充足的冷气为设备降温。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群的增加,大气污染物会在城市之间相互输送,产生更高的污染浓度。作为宁夏首个大气超级监测站,“超级站”能够精准高效锁定大气污染源,有效满足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求。据了解,“超级站”共可监测大气污染化学成分、大气颗粒物物理性质、大气光学特征、常规气象参数等200余个项目。

  “以前大家主要关注PM2.5的数值,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臭氧污染也成为关注热点。”许萌是银川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参与《银川市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研究,该课题是2022年8月由市科技局立项的重点科研项目。

  许萌介绍说,该项目依托环境空气立体监测网络、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平台以及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成果等进行研究。项目立项以来,课题组通过对PM2.5和臭氧污染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臭氧光化学污染形成机理及来源解析、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及业务应用,总结出银川市PM2.5和臭氧污染特征。

  许萌介绍,借助这些理论支撑,课题组希望构建起污染特征分析方法体系,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监测、多模型相融合的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技术,并开展业务应用,提升对银川市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降低环境污染引发的公众健康风险。

  创新发展路径 实现产业增效

  6月1日,位于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的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即将开园,每年这里打造出造型多样、形态各异的稻田画,吸引着超过20万人次的游客入园参观。

  这里之所以被游客推崇,不仅源于美不胜收的稻田画,还有“稻渔共作”模式下实现的立体循环种植养殖创新路径。水稻是一种耗水作物,近年来,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引导下,稻渔空间将螃蟹、鱼、虾、鸭子等引入稻田,利用“设施工程化循环水养鱼+稻渔共作”技术、有机肥制作技术、有机水稻除草技术等,重点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水稻工厂化育秧、有机堆肥、生物除草等技术示范推广,形成一田多用、一水多用的稻渔种养模式,每亩节约灌溉用水30%,让流进稻田的每一滴黄河水都能得到高效利用。

  去年,稻渔空间申报的“稻渔水循环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得母亲河奖之“绿色项目奖”,全国仅20个项目获此荣誉,表彰其在生态文明实践探索、科技创新、资源供给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一田多用、一水多产,农业三产融合在稻渔空间得到了生动的展现。稻渔空间在水稻种植方面的科技创新,源于银川人民对黄河水深深的眷恋之情。如何利用好每一滴黄河水实现产业增效是每一位银川农人的必答卷。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银川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紧扣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目标,聚焦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技需求,发布《关于征集银川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科技创新需求的通知》,协调市直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有关企业、科技园区围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筑牢水资源安全底线等方面提出技术需求,并采取“揭榜挂帅”项目立项机制,统筹组织科技攻关,重点攻克水联网数字治水中的“卡脖子”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助力银川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