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满弓劲发”建项目 夯实发展“硬支撑”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4-12-03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银川市兴庆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兴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个个好项目落地生根,一批批支撑作用明显、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加速建设,入冬以来,兴庆区项目建设热度不降、力度不松、速度不减,以“满弓”状态全力冲刺,为辖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提供“硬支撑”。
农业项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通贵乡通南村石磨面粉加工厂,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机器,“我们采用低速研磨与低温加工技术,能够完好地保留小麦中的多种营养成分,为消费者提供健康、营养且纯天然的优质面粉。”该加工厂负责人刘彬介绍,项目占地面积2780平方米,于近日建成,目前研磨主机、加工机组、清洗筛选包装等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毕,进入全面调试阶段。
今年以来,通南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黑小麦种植,石磨面粉加工厂的建设能进一步拓展精深加工领域,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解决务工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周边运输行业人员20人。
不远处的王家洼子现代生态水产养殖产业园建设正酣,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创新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以订单带动、技术服务、合作经营等模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并提供长期用工岗位60余个,临时用工1600人次,有力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
在月牙湖乡,银川市兴庆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正在抓紧建设,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工人正有序进行地梁垫层施工和钢结构预埋件施工。该项目于10月2日开工,将建设三个物流仓库,硬化3条基础配套道路,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工。“我们将继续加强园区的规划和管理,引导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月牙湖乡乡长方学芬说。
在推进农业农村项目建设中,兴庆区通过产业链的构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业增效、村民增收,让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能。
民生项目增强群众幸福感
在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吊车的机械臂高高伸展,稳稳吊运起建筑材料,渣土车往来穿梭,帮助各个施工点清理废料和建筑垃圾,工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大家在各自岗位上专注作业,朝着既定目标全力冲刺。
“从10月初开工以来,土方开挖、外运工作已完成80%,1、2、9号楼主楼基础阀板混凝土浇筑完成,7、8号楼正在进行主楼基础阀板钢筋绑扎工作,6、10号楼进行主楼基础防水卷材铺设。”项目经理王嘉鹏说。
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9栋26层住宅楼、1栋17层商住楼及地下停车场,建成后,将解决1052户居民的居住需求。
中山南街街道民乐社区民航苑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曾经破旧的外立面换上“新衣”,道路硬化后变得干净平整,重新规划的停车位整齐划一。“你看,外墙美观又有品质,还增加了保温层,车辆停放井然有序,院子一下子敞亮了不少,大伙儿都很满意。”谈起改造,居民王亮明连连点赞。
社区还聘请“百姓监督员”全程参与工程监督,主要对施工材料的使用、工程进度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监督把关。
近年来,兴庆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及城中村改造,仅今年就实施104个老旧小区、34条街巷排水管道改造等项目,提升了城市“颜值”,完善了基础功能,打造出宜居宜业美好环境。
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
近日,宁夏东部热电股份有限公司#1燃气轮机组节能增效及自动化提升项目开工。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该项目有助于打造高效、清洁的新一代智慧化电厂,对于提升能源供应效率、促进兴庆区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总投资2.16亿元,主要应用最新技术对燃气轮机组进行升级改造。”宁夏东部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依托天然气绿色低碳优势,为银川市东北区域提供城市基础供热和电力安全保障,项目完成后,机组整体的运行效率将得到全面提升,能源消耗也将大幅降低。
自“百日攻坚战”打响以来,兴庆区制定《奋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百日攻坚战”增补措施落实细化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协调解决经济运行难题,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四季度,兴庆区建设项目包含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低效能用地再开发、旧资产盘活等多领域项目。
兴庆区还深化与苏银产业园“区区合一”融合发展,将苏银产业园纳入兴庆区城市空间规划,充分挖掘两地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土地、数据、用水、能耗、绿电、基础设施等资源配置,共享引才引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和信息系统。
此外,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抢抓政策机遇、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强化部门协调配合等措施,精心梳理确定2025年重点项目,加快编制完善重点投资项目、前期项目、储备项目“三个清单”,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扎实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