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撑起 乡村致富伞
作者:信息来源:发布日期:2025-02-27访问次数:字号:[大中小]
村民将采摘的菌棒整齐码放。本报记者 吴春霖 摄
一排排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一簇簇平菇开柄展伞、长势喜人……2月25日,记者走进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11号温棚内,空气中弥漫着平菇的清香,村民正忙碌地穿梭在菌棒间采摘、装筐。据了解,该基地的10万棒平菇已抢“鲜”上市,迎来了丰收季,成为群众的“致富伞”。
从今年二月份开始,隆源村的平菇将陆续采摘至六月初,采摘周期长达5个月。期间可采摘5茬,平菇总产量预计达到12.5万公斤。这些平菇大部分销往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本地则主要面向四季鲜、海吉星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平菇的畅销不仅为隆源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乡村振兴。
隆源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平介绍,在用工方面,他们主要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采取了企业和村上合作的模式,旨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帮助脱贫户增收。村民王银芳就是受益者之一,她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开始种植大棚蘑菇,她就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一天能挣120元,一个月下来能赚3600元,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这让她感到非常高兴。
此外,隆源村还积极探索“一村一品”的发展布局,坚持“扩规模、提品质、拓市场、促增收”的产业发展导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强化种植技术,丰富菌类品种。除了平菇,隆源村还种植了4栋温棚的榆黄菇,近期已经完成了室内消毒、摆放菌棒、点菌种等,预计一个半月后,榆黄菇也将迎来成熟采摘季。
蘑菇产业在隆源村的落地生根,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还为村民撑起了“致富伞”。这一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还助力了乡村振兴,让隆源村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