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要 闻 > 要 闻

银川经济答卷丨银川市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向好

作者:信息来源:银川发布客户端发布日期:2023-07-25访问次数:字号:[]

  7月24日,在宁夏龙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光伏支架生产项目的施工现场,人头攒动,机械轰鸣,建设者们正战高温、斗酷暑,紧锣密鼓施工,全力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结合区内已形成的光伏产业,进一步延链补链,构建形成银川市新型材料清洁能源产业生态圈,实现产业集群、价值提升,不断推动全市工业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为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再蓄动能。

  今年以来,银川市扎实落实工业稳增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先谋快动、精准施策、稳中求进,狠抓项目、产业、园区等重点工作,全力稳住工业增长势头。

  下好政策“先行棋” 护航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银川市在关键节点兑现“工业经济稳增长20条”“强信心促发展稳经济25条”等系列政策资金6200万元。给予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购买大宗商品原材料贷款贴息补贴,帮助241个企业融资超过32亿元,累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350余万元,护航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持续发挥“千名干部包千企”包抓机制作用,亿美生物、舜昌亚麻等企业的226个生产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银川市建立健全“日监测、周报送、半月调度、月分析、季通报”工作机制,紧盯重点企业和先行指标,坚持月初盯排产、月中盯进度、月末盯数据,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效。构建“6+2”不交叉监测分析体系,压实县(市)区、园区稳增长主体责任,树立目标导向、提振发展信心。

  “就拿新材料产业来说,经过多年布局发展,银川新材料产业沉淀了多项‘打破壁垒’‘填补空白’的新技术,建成若干‘业内最大’‘行业领先’的大项目、新项目,已聚集了隆基、中环等一批光伏行业龙头企业,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2家,形成了拉晶、切片、电池产业链,以及炭炭、坩埚、串焊等较为齐全的配套产业,已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光伏材料制造基地。”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单晶硅棒产能达到110GW、硅片产能45GW、单晶电池产能15GW、石英坩埚20万只/年,串焊机产能1800台。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型产业在银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除光伏产业外,硅片、石墨烯、工业蓝宝石也把银川作为新兴产业最佳承接地。利用宁夏气候、电力和政策优势,银川正在大力发展以光伏材料、蓝宝石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电池材料等领域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引进新材料龙头企业,多措并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在培育行业内“单打冠军”的同时,加快扩大规模形成聚集效应,不断推动新材料产业提档升级。

  实施项目牵动战略 护航经济稳进提质效

  项目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产业为要、项目为王’发展理念,积极落实‘项目长’包抓机制,紧盯项目开工、进度、入库、投资、达产等关键环节,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做好项目指导服务。”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晶环年产1200万片4英寸蓝宝石晶片切磨抛智慧化等19个项目完成投资64.4亿元。“同时,我们还以链式思维抓产业、促转型,率先开展‘链主’企业培育认定,首批认定中环光伏、共享装备等8个行业头部企业为银川市‘链主’企业,推进实施‘三新’产业项目83个。”

  同时,出台《银川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从网络设施强基行动、平台载体壮大行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行动、融合应用提升行动、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行动五大行动着手,引导企业持续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现代化。截至目前,工业大脑平台企业注册数量417家,入驻生态伙伴30家,生态应用269个,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扩大。同时,围绕打造“两都五基地”发展目标,银川市制定了建设“中国新硅都”“智能终端”“半导体生产基地”三年行动方案,印发《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水平 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实施方案》《银川市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坚持以龙头企业为“链主”,隆基硅、中环被认定为光伏产业“链主”企业,天通银厦被认定为工业蓝宝石产业链“链主”企业,光伏产业集群化、链式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银川,宁夏环欧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硅单晶材料智慧工厂及其配套项目开始基础施工,预计今年年底投产;宁夏晶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亿千米金刚线生产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欧晶科技绿色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半导体直拉单晶硅用石英坩埚产业化项目部分已调试投产……一条条产业链正在形成新的生态圈,加快推进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实施企业支撑战略 打造发展新格局

  “在宁夏,我们已投入科研资金55亿元。目前,取得专利总共有235项。尤其是连续拉晶、金刚线的技术等,已有14次打破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晓杨说。

  今年以来,银川市进一步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兑现企业产值增量奖补,对优势产业企业产值实行“节点奖励”+“增量奖励”,建立小升规、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培育库,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光伏硅产业领域规上企业22家,占市级规上企业比重为6%,对市级规上工业产值的贡献度为29.7%,光伏硅领域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元-100亿元企业2家,龙头企业集聚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保障供应链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为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银川市积极对接夏明许、石刚等智库专家,围绕发展光伏材料、半导体材料、工业蓝宝石等开展调研分析和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联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北方民族大学开展智能终端材料和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银川市建设“中国新硅都”战略研究;推动园区创新发展,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优化高新区管理机制,强化产业、企业和人才集聚,推动产城融合,稳步提升综合创新能力;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从产业到产业链,再到产业集群,我们用技术和实力拥抱新科技,全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